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

 

佛法真谛(61)

 

学习圆觉经》[ 之十 ] 

普觉菩萨品 

甚深佛法 (129) ]

中国 · 九华山 · 大慈藏寺

住持   释门智   原创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1

末法时期正知正见人难值难遇

      《圆觉经》[普觉菩萨品] 原文

于是普觉菩萨,而白佛言:

……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何等何等何等去何云何发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世尊告普觉菩萨言:

善男子,

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
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
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
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无上正觉
……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2

 

【 解读 】

末法时期,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什么人才能众生,不堕邪见大坑

末法时期,发大心的众生,要想求真正的善知识,必须寻找正知正见之人……

正知正见人确实有!可是,没有福报,也难值遇……即使遇见,有可能擦肩而过……不屑一顾的,也确有之……

正知正见人的特点是,心不着相,不着声闻缘觉等境界,虽身处世俗,尘劳不断,可是心却永恒清净,虽然也示现某种过失,却一身清净,举心动念,皆是梵行,示现生死,不丢威仪……

正知正见人不求恭维,不喜赞叹,路见不平,随时纠正……而且不讲情面!

世俗之人正知正见之人从不待见……对其弃而远之的,大有人在!

能遇到正知正见之人是值遇佛再来!是无量劫修行的因缘和福报,应当倍加珍惜!
 
亲近这样的善知识,今生修行,即得成就无上正等菩提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3

二 欲证妙法四病

“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1 .

佛经原文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 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

圆觉性得故说名为……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4

【 解读 】

本心,不可能有主观种种作为

如果硬要说圆觉本性,是通过一定的作为,才能得到,则违背了清净的本能状态,这样一定是病态思维

这个圆觉本性,是本自具足,不是通过做种种行,就会得到的,如果硬要说是经过作为才能得到,则是
 
圆觉本性本身固有,而且清净湛然,可是,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将其埋没,显现不出来……
 
怎么办?
 
必须经过艰苦的修行证得了清净祛除业障,才得以显现出来……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5

2 . 

佛经原文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 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有故说名为……

 
【 解读 】

这里的,是放任一切、随顺一切妄想执着的意思……

放任自流,即无修无证,怎么可能证到圆觉

圆觉本性,非有故,不是放任自流就能有的,而是经过苦的修行证得清净,才能得到……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6

3 . 

佛经原文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 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合故说名为……

 

 

【 解读 】

“ 我今自心永息诸念,” 则是僵尸,是死人 !怎么可能得一切性,寂然平等呢?

要欲证得清净,得圆觉性,没有艰苦修行,岂能成道

圆觉本性本自清净,并非你想止就息灭诸念了,也并非你想合于本性,就得清净了……

 

故圆觉本性,非合故……

 

不用经过艰苦的修行,即能成道,是瞎掰!是狂病!是癔病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7

. 

佛经原文

若复有人,作如是言:“ 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

彼圆觉性说名为

 

【 解读 】

灭病,就是现代的妄修道人,妄加空论,什么天也空地也空佛也空道也空……

意思就是不用修行,即能得道……纯属瞎掰

这就是灭病

实际上,圆觉本性寂灭相,更不是死去的相而是具有活生生的特性,并非空亡,也并非寂灭

圆觉本性要经过修行才能证得,如果硬说它是死去的相,就是天也空地也空了,岂不是亡空论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8

5 . 远离四病则得清净

佛经原文

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 解读 】

,是外道法,是邪法

饭要一口口吃,不用吃就能饱,天下没有!

事要一件件做,不用做就圆满,那是做梦

就是外道在梦中说的胡话!是呓语

 

远离四病则得清净,若不警惕,必入魔爪

 

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旦落入外道,不仅苦不堪言……而且不得成就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9

 、欲求圆觉如何修行

佛经原文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

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一切诸相……

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10

 

【 解读 】

修行悟道之人,首先应该发心……

悟道之人视一切众生如己父母心无有二于诸法中无他憎爱!否则不得解脱!

凡修行悟道之人,欲求圆觉者,事善知识应当尽,而且不能有骄慢嗔恨 ……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11

故而,佛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

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

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

谓作止任灭亲近无骄慢

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

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

……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12

公元: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岁次 :癸卯年  三月  初六 日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13

徒弟,修道之人
对善知识不能有嗔恨,应事善知识如佛!

师父我明白,善知识难遇今已遇,
佛法难闻今已闻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14

作、任、止、灭,是外道邪法!一定要远离啊!

佛法真谛(61)学习《圆觉经》[ 之十] 普觉菩萨品 [ 甚深佛法 (129) ]插图15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今生不将此身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此法是为有缘者说
此法为最上乘者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