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
如何理解五根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

 

中国 · 九华山 · 大慈藏寺
住持   释门智   原创

 

何谓 五根五力
 
五根 佛陀专为菩萨们讲的
 
五根包括根,根,根,根,根;

五力包括力,力,力,力,力。

 

五根五力,是三十七道品里面,最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三十七道品是学人踏进佛法神圣殿堂的三十七个台阶……

在真正的修道人心中,五根五力 在这三十七个台阶中,是最神圣的十个台阶……

五根五力菩萨乘的修道人,必须具足的看家本事……

五根五力犹如树一样,扎在菩萨乘修道人心中!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1

 

道人若欲证得清净,打开智慧成佛,必须要弄明白 五根五力 的深刻含义及其重要性

否则,就会像那些所谓的修道人一样,道心不坚,很容易落入外道漩涡……成为外道子孙,或成为邪教帮凶……

甚至于沦落为魔王波旬后代……

这一切都是五根不足五力羸弱的原因!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2

 

五根五力在哪里

五根五力修道人自性,没有离开修道人生命半步……

修道人去世以后五根五力就在该道人的阿赖耶识里……随着道人生命的转型,生生世世伴随着道人的未来……

在六道轮回当中,五根五力伴随着修道人,在自性里或增、或减……

五根五力属于后有……属于意识形态的产物!意识若不存在,五根五力,则完整的保存在其阿赖耶识里……

五根五力是道人修行的专有名词,是无始劫以来的修道人,修行悟道的功底……

其表现在,今生今世修行悟道的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境界上……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3

 

五根五力,虽然都是最上乘菩萨所具足的素质和表现形态,但是,尽管是初始入道的行者,其根基亦不可小觑!

因为,因缘不可思议……

有可能是乘愿再来大菩萨入住诸趣示现生死……故而,切不可贡高我慢,以貌取人……

菩萨摩诃萨不一定都是现比丘相的出家人,在家居士,真心实意地在行菩萨道,护持佛法,济度苍生的……比比皆是!

他(她)们才是真正的菩萨摩诃萨

五根五力就在菩萨摩诃萨心性里!

如果没有他(她)们的存在,没有他(她)们的发心,,没有他(她)们在行菩萨道……

佛法灭亡如日落西山,佛法早已不复存在!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4

 

五根五力从何而来
 

是指根基

五根这五个根基,都不是今生所努力的结果,而是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的修行,所打下的基础……

不同的修道人,由于各自的爱好与修持不同,对待各自的追求与信仰亦不相同,长此以往……积累到各自的自性里的信息便是不一样,这就出现了好坏、正邪、善恶、美丑、成败等等区别……

由于修道人的精进程度和努力方向异殊,这个时候不仅出现了好与坏,善与恶的区别……更出现了忠臣良将汉奸卖国贼的区别……

也出现了佛菩萨的区别……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5

 

同样的都是修道人,有的人是正念昭彰,坚信正法,一心向道,并且能主动地誓死抵制外道邪谬……

尤其是对于反人类邪教理论,能够深恶痛绝,不予苟同……

这些都是一个人的五根五力的功底所决定的!

五力,是修道人在修行过程中,所积累的道业之种子!

积累在修道人自性里的五根五力之习气,即道业之力的种子,根深蒂固地储存在自性里,随着阿赖耶识的生命转化,伴随着修道行者……

以备当下和未来的修行过程中运用自如!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6

 

五根与五力的区别

 

根基,是指道人的根基,修行的基础

力度,指强度

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有大小;有方向;亦有作用点……

 

五根,是指五个根基,五个基础,犹如五个基石

五力,即指在对客观事物,所认识程度上,力度大小!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7

 

五根

1)信根:是指信心、信念、信仰的根基。

2)进根:是指精进的根基。

3念根:是指不忘诸法的根基。

4)定根:是指禅定的根基。

5)慧根:是指开启智慧的根基。

 

五力

1)信力:是指信心、信念、信仰的力度。

2)进力:是指精进的力度。

3)念力:是指正念即不忘诸法、坚信诸法空相的力度。

4)定力:是指禅定的功夫……

5)慧力:是指智慧打开的大小和开启的程度……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8
  
五根五力的作用与效应
 
不同的修道人,具有不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其五根五力的不同!
佛菩萨的五根五力,集中体现在悲悯有情慈悲喜舍上……
修道人的五根五力,则表现在心灯向佛为法忘躯,而勇猛精进上……
世间人则不然,无始劫以来,在六道轮回当中,唯而是图……
世间芸芸众生,五根羸弱,五力不足,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善人或者说是个好人而已……
不可能具备念根念力定根定力;更不可能具备慧根慧力……
世间的好人如此这般,坏人就更不用提了……
世间人举心动念,无不是自私自利……
故而《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南阎浮提罪苦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
可见,世间人岂能具足五根五力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9

五根五力是衡量天下所有修道人的修行功夫,以及其证道程度的标准……
修道人修行的根基悟道层次,绝非是今生一朝一夕的功夫,如果不是无始劫以来修行的功果……根本不可能进入其相对应的角色……
如果是最上乘的根基,其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一定是大乘菩萨摩诃萨
否则,菩萨五十二个等级,在对应着他们的果位……
 
一些所谓的修道人,喜欢外道,喜欢追逐邪师……
什么原因?
五根五力必然有问题!
不是信根羸弱,再不就是定根轻浮
这些轻浮的修道人,平时修行不是没有信力……再不就是摇摆不定,他(她)们是不可能开智慧的!
 
 
二〇二一年 三月 四日
辛丑年 正月二十一日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10

  
附:佛  经 供参考
 
《大宝积经》[第五十三卷] 菩萨藏会 (第十二之十九) 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 之四

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信根

舍利子!如是信者信四種法。何等為四?
一者信受如是處生死中世間正見。由此信故,菩薩摩訶薩依趣業報乃至失命因緣,終不興意造諸惡業。

二者信受如是諸菩薩行。由此信故修行正行,終不起意樂證餘乘。

三者信受如是勝義了義甚深緣起。一切諸法無我無有情,但是言說之所假立,唯空無相無願之相。由此信故,有情見趣及諸隨眠不復增長。

四者信受如是力無畏等一切佛法。既信受已,離疑離惑,修集一切所有佛法。舍利子!如是等相是名菩薩摩訶薩信根。

 

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精進根
所謂信所信法由精進根而得生起,即以此法名精進根。
 
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念根
所謂諸法由於精進之所積集,以念根力而不失壞,即以此法而為念根。
 
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定根
所謂諸法由念根力所不失壞,即彼諸法以定根故攝住一緣故名定根。
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慧根
所謂諸法由定根故攝住一緣,即彼諸法以慧根力觀達明了故名慧根。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具如是五增上根,無間相續修行正行,能速圓滿一切佛法,亦速趣入授記別地。舍利子!譬如外道具五通仙,若諸胎藏男女二形猶未生起,終不為彼妄有授記。如來亦爾,若諸菩薩未具成就如是五根無間相續,終不為彼而授記也。舍利子!如是等相是名菩薩五分道法。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便能修習如是五分道善巧。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依般若波羅蜜多故,道善巧者復有五分。
何等為五?
所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是名為五。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信力

舍利子!是諸菩薩清淨勝解忍受決定、堅固難壞、不可制伏,設有惡魔化為佛像到菩薩所為作障礙,令是菩薩於正法智及勝解脫欲使遠離情不欣樂,又作是言:『如是法者非佛正教。』舍利子!假使四大之性互相轉變,終不能使成就信力勝解菩薩為魔惑故信力傾動。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信力。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精進力
舍利子!所謂菩薩發勤精進方便修習一切善法,於彼諸處獲得堅固住持之力。由是力故,乃至彼處所為之事未終究竟,於其中間,無有一切天及世間,於是菩薩住持之力能令移動不住本處。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精進力。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念力

舍利子!諸菩薩等於彼彼法由安住念令心安住,無有能令移動散亂。是菩薩摩訶薩由念持力,善能摧滅一切煩惱,而無有能制伏此念。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念力。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定力(三摩地力)?

舍利子!諸菩薩等安住遠離諸靜慮支,雖復觀察一切音聲、諸語業道及音聲刺,而不能障最初靜慮。是諸菩薩雖以如是一切善法尋伺推求無量諸法,而不能障第二靜慮。是諸菩薩雖復安住所生歡喜,而不能障第三靜慮。是諸菩薩雖為成熟一切眾生,攝受正法不住於捨,而不能障第四靜慮。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四種靜慮,一切靜慮所對治法不能制伏。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慧力

舍利子!是智慧力堅固難伏,所謂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所不制伏。如是智力,又是菩薩生生之處,乃至世間已行正行,工巧業處難作難解,而諸菩薩於彼一切不由師教現前了知。舍利子!是諸菩薩又於一切出世間法,謂能救度諸世間者,菩薩摩訶薩以智慧力悉能攝受,不為一切世間天人之所制伏。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11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12
徒弟,要欲行菩萨道,必须具足五根、五力!
师父请您放心!弟子谨遵师教!依教奉行!

 

如何理解 ‘ 五根 ’ ‘ 五力 ’ ?[ 甚深佛法(29)]插图13
阿弥陀佛!在家菩萨不可小觑,有可能是菩萨摩诃萨!

此法是为有缘者说
此法为最上乘者说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