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世界非净土 !
[ 国学文化 (5)]
中国 · 九华山 · 大慈藏寺
住持 释门智 原创
一 、佛无净土
1. 三界没有净土
三界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全都是妄想和执着的集大成……
哪里有净土 ?
2. 法界里没有净土
为什么?
《华严经》里的觉林菩萨偈:“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这里的 “ 一切唯心造 ” 的 “ 心 ”,包括妄想心与执着心……
哪里是净土 ?
3. 宇宙大千世界非净土
宇宙大千世界,都是意识形态的产物。都是众生的妄想心与执着心,演变而成……
哪里有净土 ?
4. 佛界亦无净土
为什么?
佛是由人成的。
在修行成佛的过程中,无不是需要启动妄想与执着,功夫日积月累,才能够证得清净,而开智慧……
二十五圣证圆通,都是在六根门头,一门深入,才证得了清净。周利盘陀伽,扫地,念笤帚,而开悟,这不是执着吗?
观音菩萨耳根证圆通,为什么专用耳根,不用鼻根 ?
这不是执着吗 ?
故而,修行成佛的路上,没有净土 !
即使是成佛了,也不是成天打坐,闭眼睛……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如果没有妄想与执着,只剩下吃饭穿衣,走路睡觉……那还能干什么 ?
所有的佛,并非像戒场上的有些戒子调侃的那样,整天坐着莲花座,到处蹭水果……谁敢不给 ?
、
那成佛了干什么 ?
告诉你:入住诸趣,示现生死……
诸趣,即四生、九有的各类众生……
众生在哪里,佛就在那里……
而且,还要示现生死……
这才是佛爷,这才是佛的事业与工作……没有报酬 !
佛怎么可能在净土里享受?
5. 真如本性虽谓净土,但不是佛
《心经》讲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本性里头是空,空不是净土。本心生法,亦不是净土。
把真如本性称为净土,只是一种譬喻和诠说……
本性的特点是能装、能容。最后装的全是妄想与执着,这个时候,本性空就变成自性有了。
有什么 ?
有五盖:贪、嗔、痴、慢、疑;
还有五障:我见、偏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这些十使,见、思等惑…… 全是垢土 !
就算真如本性是净土,也不等于说佛是净土。
因为真如本性不是佛。它是所有生命的内核,不是佛的专利……
二 、 极乐世界非净土
极乐,只是受蕴里一瞬间的感受……
不要以为乐就是好的,无论是得与失,苦与乐,都是不净 !
有一个极乐的感受,说明五蕴还没空。严格来讲,“ 照见五蕴皆空 ” 都不是净土,何况还没空 ?
极乐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极乐只是暂时的,一瞬间的感受。
极乐过后就是极苦 !到了极苦,你想不受也不行 !不受也得受 !
所以,极乐世界非净土!
三 、净土只能是理想中的空中楼阁
哪里才是净土 ?
“ 净土原来空世界。”
严格讲,净土就根本不存在,只是一种期待,一种妄想,空中楼阁而已……
所有的净土都是向往,都是理想。理想有那么一片净土,向往有那么一片净土。实际上是做白日梦 !
所以,净土宗就是在胡闹!
一些老太婆,做梦都想去极乐,还再不回来……
这是愚痴,这是逃避 !
极乐净土,只能是她们极端自私的,极端丑陋的 “ 春秋大梦 ” !
附:
净土原来空世界
释门智 原创 偈
日暮煌煌落金晖
南极仙子乘鹤归
云为衣裳风做马
凌空振翅向无为
净土原来空世界
无明至今有细微
驾鹤西行非极乐
不趋晚霞驭智回
这首偈子,是我很早以前,对人生,对佛法真谛的理解和感悟,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对当今佛教徒的现状,和对净土宗内的丑陋现象的一种感慨……
公元:二〇二二年三月六日
岁次:壬寅年 二月 初四日
驾鹤西行非极乐,不趋晚霞驭智回
徒弟,极乐只是投胎做人时的
一种感受……
极乐世界没有野猪和小偷 !
根本不需要罗网和栏循!
谢谢师父 !我明白了 !
七重罗网,七重栏循,原来是身体上的零部件啊……
净土宗的志在极乐,一句佛号念到底,再不回来了,
简直是胡闹 !是自虐 、自残、玩自杀 !烦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