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

佛法真谛( 50 

 

释迦牟尼佛和舅舅

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

 

中国 · 九华山 · 大慈藏寺

住持   释门智   原创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

歌利王与 忍辱仙人的故事

《金刚经》第十四 [ 离相寂灭分 ] 记载,

释迦牟尼佛往昔就是在山林中修行的忍辱仙人……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2
一天,摩揭陀国的国王歌利王出游,随行的宫女们发现了林中静坐的忍辱仙人,见其仙风道骨,宁静慈祥,便上前搭讪……
“ 你为什么要修忍辱啊 ?”
仙人应机为宫女说,
我在修 “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 之法……
她们便端身而坐,双手放在两膝前,静听仙人为她们说法……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3

 

国王见此情景,心生诧异,便起嫉妒嗔恨……

在修忍辱……遂拿刀子割下了仙人的左耳……
 
只见鲜血流地,仙人却安详地看着歌利王,没有一点怨恨之心……
又命左右,割去仙人的双手双脚……我就不信,看你还能忍辱到何时!
这时候,忍辱仙人,仍然面不改色心不跳,让歌利王一头雾水,诧异地问:“ 我肢解你身体,你为什么不嗔恨我?”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4

仙人回答:“ 我修的就是忍辱。如果我修成了,我不但不嗔恨你,我还要感谢你……”

“ 何以见得?”
“ 我若是嗔恨,你肢解我的身体,恢复不了;我如果不嗔恨,被肢解的身体,就能瞬间复原……”
结果,被肢解的身体,瞬间恢复如初……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5

歌利王傻了,人间竟有如此奇事……
忍辱仙人又说:“ 我不但不嗔恨你将来成佛我第一个要来度你……”
歌利王就是释迦牟尼佛今生的舅舅,憍陈如……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度的第一个人就是歌利王,也就是他今生的舅舅,憍陈如……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6
四念处的含义

忍辱仙人为什么要修四念处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处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三十七道品,是进入佛法神圣殿堂的三十七个台阶,‘ 四念处 、 ‘ 四正勤 ’ 、 ‘ 四如意足 ’ ,是这三十七个台阶中,最基础的十二个台阶……

 

其中的四念处,是所有修道人的基本功和基础课,如果一个道人在这一关上过去,步入佛法殿堂,都是妄想……

可见,忍辱仙人真道人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7

 观身不净 是怎么一回事 

肉身四大假合血肉之躯,是造罪造业机器……

肉身内部有脏器化污屎尿臭秽精血腥臊……外表有毛发藏污汗腺排臭皮肤聚垢……怎能为净 ? 

所啖食物,积聚在胃肠,被消化的过程就如同在下水道里发酵……

尤其是荤腥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中……还不如一个焚尸场干净!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8

 

故《圆觉经》讲: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xian上声)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

 

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在何处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

这就是分分秒秒,万千变化肉身……

 

故而,‘ 观身不净 ’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9

 

. ‘ 观受是苦 ’ 又是怎么一回事 ?
 
 受 即是五蕴里面 ‘ 受蕴 ’   ’,也就是感受……
 
人在自然界里生存,一点不行,一点也不行,饿不行,也不行;不行,难受也不行……
 
所有的感受,无不是
 
尽管是 ‘ 洞房花烛 ’,‘ 金榜题名 ’ 时, 哪怕是 吃喝玩乐骄奢淫逸 ’ 高兴一时……也不过是当下一时的享受而已……
 
表面上看起来的 ‘  ’ ,乐极而生悲……
 
等到贪赃枉法,事态毕露,掉脑袋的时候……都来不及!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0

 
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哪里有乐?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
 
……
 
所有的感受,除了 ‘  ’ 在等待着以外,没有永远的 ‘ 极乐 ’ !


所以,‘ 观受是苦 ’ !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1

. ‘ 观心无常 ’ 是怎么一回事 ?

是什么?

 

《圆觉经》讲:“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就是一个怪物,无形无相,看不着,摸不到……

收来在一微尘,散开量周沙界,大则能包太虚,小则犹如量子……

起步就超光速!变化无常 !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2

故而,‘ 观心无常 ’ ,有偈为证:


进山学无为般若是法髓
醍醐甘露味如云又似水……

如云在虚空婀娜缥缈中
欲识真面目无迹亦无踪……

似水随缘度冰霜雪雨露
相随自然转不伤皮筋骨

……

 

这里讲的就是 ‘ 心 ’ 无常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3

 

. ‘ 观法无我 ’ 是怎么一回事 ? 

 

《心经》里讲 “……舍利子,是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金刚经》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明白如此道理的,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  ’ 是由清净心,即本心生的,才为 ‘  ’ !亦即佛法 

 

清净心即 ‘ 如来 ’ !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4

 

《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

 

“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这个如来说的 ‘  ’ 就是无为!就是佛法

 

问道进深山,指的就是这个 ‘  ’ !

 

因为,本心清净本心为空,故而本心生的,它是不生也不灭不垢也不净不增也不减……

 

为什么?

 

因为,本心清净,本心即如来本心生的 ‘  ’ 里没有我 

故而,‘ 观法无我 ’ !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5

妄想心执着心则不然,妄想心执着心不仅有 ‘  ’ ,而且还要有 ‘ 我执 ’ 和 ‘ 我所 ’!
 
妄想心执着心因为有,生的是 ‘ 有为法 ’ ,是‘ 世间法 ’ ,它是大脑意识形态的产物……跟佛法是两个概念,两码事!
 
这就是 ‘ 观法无我 ’ 的正确理解!

故而,开始入道的时候,修道人一定要,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否则,不是愚痴,亦是个凡夫……
 
岂能成道
 
又怎么可能证道呢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6

 

三 释迦牟尼佛和憍陈如是两条路上的人
 

释迦牟尼佛今生来到人间,身为王子,而出家证道,不仅是今生的因缘,而是宿世因缘……

 

往昔在做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而不怨恨,说明前世就已经证道了……

 

正因为释迦牟尼佛前世就证道了,今生才顺理成章地出家因缘……否则根本不可能!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7

 

凡夫是凭业力延续生命的,凡夫业力里头,只有贪欲仇恨,及不平之事,不可能有出家的因缘……

 

憍陈如如果不把释迦牟尼佛弄回去,一切荣华富贵都将化为泡影……他的人生将没有前景,甚至于无法生存……

 

因此,憍陈如,他不可能让释迦牟尼佛,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地走出家的路的……一定要百般阻挠,亦是平常之事,下黑手都是意料之中……

 

可是,释迦牟尼佛前世是证道之人,今生出家,并非是标新立异,而是接续前缘,圆满成佛大愿……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8

 

所以说释迦牟尼佛憍陈如是两个世界的人,其所有的对话,都是两条道路的激烈较量……

正因为释迦牟尼佛前世就已经在修四念处,修成了,才有了忍辱仙人割截身体而不怨恨的事实……

 

那今生无论有多大的阻力,让他放弃出家的愿望,他都一定能克服……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19

 

为什么?

 

因为四念处是道人的基本功,释迦牟尼佛打得最扎实……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能证到这四念处,绝非是一般的修道成就……

 
所以说才有了跟他舅舅较量的功底……
 
到最后,憍陈如只能甘拜下风,拜释迦牟尼佛为师,自己也成了修道人……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 “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20

 

公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七日
岁次:癸卯年 二月 二十六 日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21

释迦牟尼佛前世为忍辱仙人时

就已经成就了,

修 ‘四念处’ 只是在验证自己……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22

‘四念处’ 是步入佛法殿堂的阶梯啊……

佛法真谛(50)释迦牟尼佛和舅舅憍陈如的对话(之二)[ 四念处是道人修行的根本 ] [ 甚深佛法 ( 118 ) ]插图23

不修 ’四念处‘,就妄想步入佛法殿堂,

烦死了!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