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手书法常首座辞世词 《楞严一笑》
解 读《 楞 严 一 笑 》
[ 之一 ]
中国 · 九华山 · 大慈藏寺
住持 释门智 原创
今天我来解读《楞严一笑》
《楞严一笑》的词作者,是个南宋末期的和尚,叫法常,号牧溪。一个出家和尚能作词,说明他修为不一般。他住的那个寺庙叫常德寺,据说在杭州西湖旁边,在庙里他做过首座和尚……
法常的画是一绝,至今拿出来的都是稀世珍宝。可是中国现在不多了,大都被日本人给掠夺去了……
这是法常画的[松猿图]
法常,号 牧溪,中国南宋时代的禅僧画家,俗姓李,生卒年不详,南宋灭亡后圆寂。在有些史料中,牧溪的 “溪” 亦作 “谿”。日本古籍《松斋梅谱》中评价牧溪的绘画“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其画笔墨淋漓,颇具禅意。遗迹多流日本。其《远浦归帆图》真迹藏于京都国立博物馆。其《松猿图》对日本禅画尤有影响。甚至被评为 “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代表作《老子图》《松猿图》《远浦归帆图》《潇湘八景图》……
法常写的 [渔父词]《楞严一笑》的上阙:
此事楞严尝露布
楞严是禅定,有一种 ‘定’ 叫楞严定。到了楞严禅定的时候,就一定会开智慧了……
尝露布,曾经露出来了……露出了什么? 到了进入 ‘ 楞严禅定 ’ 的时候,就一定会露出真如本性里的智慧光明……这是开智慧的人的一种超凡现象。就像佛菩萨的头顶上都有光环,那个光环就是证到了清净,开智慧人的真如之光。
如果有一天你也证到了清净,开智慧了,你的头顶上也会有光环的……
梅花雪月交光处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有梅花扑鼻香?可见,梅花的香,源于苦寒;梅花的雅,始于傲雪……梅花的美,稀有难得!
雪月交光处。梅花的香与雪月交光,更是难得!难求!根本不可能遇到!雪月梅花,交光一瞬,求之不得!千载难逢啊!
修行人要想得到 ‘楞严禅定’ 的功夫,就犹如得到 ‘梅花雪月交光’ 的美景一样,难上加难!可望不可求……
没有相当的修为,怎么可能证到清净? 没有清净,岂能明心?没有明心,岂能见性? 没有明心见性,怎么可能打开智慧?
不开智慧,本性的光明就不可能放射出来!头顶上就不可能有光环!
这一切,都需要精勤,都需要艰辛,都需要证得清净……
难!难啊……
一笑寥寥空万古
千古修道人,孜孜不倦地追求,就是为了证得清净,打开智慧!可是,能证得清净,入 ‘楞严禅定’ 功夫,打开智慧的人……却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啊!
法常和尚他品尝到了 ‘楞严禅定’ 的滋味,得到了 ‘楞严禅定’ 的法喜……露出了他自己真如本性的智慧之光——即 ‘此事楞严尝露布’……犹如‘梅花雪月交光处’ 一样珍贵!一样难得! 故而才有了 ‘一笑寥寥空万古’ 的感慨……
在灵山法会上,释迦牟尼佛拈花,迦叶尊者一笑……
这一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的法味儿,稀世珍有……
这一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微妙法门,千载难逢!
迦叶尊者的会心一笑,万古绝唱! 真乃 “一笑寥寥空万古……”
自灵山法会,释迦牟尼佛拈花,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到法常和尚的 ‘楞严一笑’ ,极少再有人能有如此的得法传承……故而才有 ‘一笑寥寥空万古’ 的感慨!
能证得清净,入‘楞严禅定‘ 开智慧,稀有难得!法常和尚知道:‘一笑寥寥空万古’ 乃稀世珍有!
到此为止,也只有法常和尚心里最明白了……
瓯 [形为敞口的陶土碗]
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风能吹得瓯(陶土碗)发出 ‘呜呜……呜呜……’ 的声音,似乎瓯在说话,它在告诉人们:
纵然再经历百千万年(万古),要欲证得清净,得楞严禅定,开智慧,显然(迥然)是难上加难!就如横在宇宙星空里的银河(银汉),可望不可及!纵然再历经百千万劫,也不会有人能飞到银河系去旅行啊……
可见,修行成道多么的难啊!
要欲证道,则必须当勤精进,谨守修行,不违正法,不逆佛意……像梅花一样,傲雪凌霜,历经严寒与磨难,才能换来扑鼻之香……才能得到梅花雪月交光一瞬的法喜与禅悦……
天下一个字, ‘难’ ! 难也得干……不干更难!
修行一个字, ‘险’ ! 险也得修……不修更险!
2009-03-29 21:59:19发于网易博客
二〇一九年三月五日更新
此法是为有缘者说
此法为最上乘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