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乘学佛一百问
95、见到出家人应该如何称呼?
释门智@【最上乘班】
第 三 期
中国 · 九华山 · 大慈藏寺
住持 释门智 原创
【转帖请注明出处】
见到出家人不知道如何称呼是好,这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原因是大家到寺庙去的少,即使是经常去寺庙,接触出家僧人的机会也少。
如果你能够经常地去寺庙烧香拜佛,听经闻法,多多接触寺庙里的出家僧众,不用教,慢慢的,看也能学会的。
那么见到出家人应该如何称呼呢?
通常的,见到出家僧人(无论男、女),统称为‘ 师父 ’。这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常用的。但是要注意,这里的‘ 师父 ’,不是社会上通常叫的‘ 师傅 ’或者是‘ 师付 ’,应该称其为‘ 师父 ’。
出家为僧、为尼,乃能舍欲辞亲,剃发染衣,解无为法,为做沙门。在修行路上一步一步证到佛的果位,故而贵为人天之师。
如对其称呼‘ 师傅 ’或称呼‘ 师付 ’,有贬义,为不敬!应该称其为‘ 师父 ’才是。
也有的见到出家僧人(无论男、女),称其为‘ 法师 ’的,这是佛门和社会上的统一尊称,以示恭敬。因为出家为僧、为尼,他(她)的使命就是续佛慧命,宣讲佛法,普度众生。
出家人以弘法为家务,以利生为事业。也只有他(她)们才配得上称为‘ 法师 ’。
人天之师,法相庄严,器宇轩昂,气贯长虹,
剃发染衣,舍欲辞亲,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对于刚刚出家的僧、尼和年少沙弥,不要以为他是小沙弥,刚刚出家,就喊他‘ 小沙弥 ’或者喊他‘ 小师父 ’。
岂不知沙弥虽小不可欺,王子虽幼不能戏。
出家不分早晚,证道不分先后,成佛不分大小。
六祖慧能大师云,‘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下下智!’就是这个道理。
故而不能轻慢年少沙弥和新出家的僧、尼,也应该称其为‘法师’或者为‘师父’才是。
见到出家僧、尼,称呼其为‘和尚’的,这是对出家僧众的最高尊称。
‘ 和尚 ’不仅是佛门内部对出家人的最高称呼,也是社会上对出家人的最高尊称。
‘ 和尚 ’一词原从梵文,意思就是‘ 师 ’。这个称呼并非仅限于男子,有资格的出家女尼也可以称为‘ 和尚 ’,称其为‘ 和尚 ’本是尊敬。
‘ 和尚 ’的意思就是‘ 师 ’,就是教授师、就是亲教师。虽然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天之师的出家僧、尼,才能配称为‘ 和尚 ’,但是你能够直呼出家僧、尼为‘ 和尚 ’,其本身也是对出家人的一种尊重,和对三宝的敬仰与信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家信众见到出家僧、尼,不能直呼他(她)的法名与字号。
佛门内部的互相称呼都要在其法名后面,加上‘法师’二字。通常叫‘ 某某师 ’或‘ 某某法师 ’,或者干脆叫‘ 某某和尚 ’,却不能直呼其 法名 或 字号 。
所以在家居士与信众,如果当面要称呼出家僧、尼的法名时,一定要在其法名后面加上‘ 师 ’或‘ 法师 ’,才为如法,才为恭敬。
如果是写信或者是向他人介绍时,一定要尊称其为 ‘上某下某’(如称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为上学下诚和尚)才合适。
如果是门内弟子和居士之间,称呼自己师父的法名时,一定要加‘上某下某 ’。即称呼其为‘上某下某 ’和尚,才是尊重与恭敬,才是如法。
另外对于诸山方丈、当家师父,以及德高望重的老和尚,有时尊称他们为‘ 长老 ’,这是佛门里的独特尊称。
在家人可以效仿,尊称他们为‘ 长老 ’,或者尊称他们为‘ 老和尚 ’、‘ 老法师 ’等。这些称呼不仅如法,亦显得对三宝的恭敬。
走在解脱之路上,能贵为三宝,乃人天之师……
对于年纪较大,德行较高的出家女尼,社会上有称呼其为 ‘ 师太 ’,如称呼‘ 某某师太 ’,或者直接称呼其为‘ 老师太 ’的。这些是佛门沿袭社会上其它宗门的一种习惯尊称,并非是佛门定义。
还有的信众见到出家僧、尼,直呼‘ 大师 ’的。这是妄称,并非真实,不宜提倡。
‘ 大师 ’一词的称呼,是社会上的气功、武术、艺术、学术界,各门派的流行称谓,并非佛门礼仪。
佛门里虽然也有称某位大德为某某大师的(如弘一大师、太虚大师等),只是根据社会上的约定俗成,佛门随顺方便罢了,亦非实相意义。
【转帖请注明出处】
释门智@【最上乘班】
第 三 期
中国 · 九华山 · 大慈藏寺
住持 释门智 原创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九日修改
二〇一七年五月五日上传[公众号]
“记住,称呼出家人,一律叫师父,或称呼法师,或称呼和尚。不能称呼师傅亦不能称呼师付。懂吗?”
“我懂!师父,您放心!谢谢师父慈悲教诲!”
此法是为有缘者说
此法为最上乘者说